位置:首頁 > 作家列表 > 張小嫻 > 三月裡的幸福餅 > 上一頁 返回 | |||||||||||||
字體大小 |
背景顏色 |
|
|||||||||||
第19頁 張小嫻 他不在,我孤身走遍世界,為了那所謂的成名奮鬥。 九七年五月,暮色蒼茫的夏天,我從紐約回來,跟良湄在中環那間印度餐廳吃飯。 "他步上救護車的時候還在微笑,下一刻卻不再醒來,他這樣突然地離開,我怎可以忘記他?十年後,二十年後,也不可能。我只能忘記他所有的缺點。"我失笑。 "你笑什麼?"她問我。 "令愛永恆的,竟是別離。"我說。 "是的,唯一可以戰勝光陰的,就是回憶。"末了,女侍應送來一盤幸福餅。 "隨便拿一塊,看看你的運程。"侍應慇勤地說。 "我不敢要,你要吧。"良湄說。 我隨手拿了一塊幸福餅,取出裡面的簽語紙。紙上寫著:人生便是從分離那一刻萌生希望。 六月份在香港的個人時裝展上,我用數千顆玻璃珠做了一件晚裝,穿在模特兒身上,成為該天的焦點。在璀璨燈光下的玻璃珠,像一顆顆晶瑩的眼淚,這是一襲離別的衣裳。 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晚上,一個新的時代降臨,整天下著滂沱大雨,是我們相識的那場雨,我穿著那件檸檬黃色的雨衣,一個人走在時代廣場外面。偌大的電視屏幕上,播出了離別之歌。 "離別本來就是人類共通的無奈。"我聽到文治的聲音說。 驀然回首,他在電視屏幕上,人在北京。 他依然是那樣沉實而敦厚,使人義無反顧地相信。 如果可以從頭來過,我依然願意用十分的酸來換那一分的甜。 只是,人能夠飛向未來,卻不能回到過去。 離別了我,他也許活得更好。我們努力活得燦爛,期望對方會知道。在未可預知的重逢裡,我們為那一刻作好準備。 "記者徐文治在北京的報導。"他殷殷地說。 "祝你永遠不要悲傷。"我彷彿聽到他這樣說。三月裡的幸福餅,我們一起吃的第一塊幸福餅,不是這樣說的嗎? 電視畫面消去,我想留也留不住。 廣場上,只有我,孤零零一個人,看著國旗升降,他曾送給我十二顆藏著國旗的玻璃珠,祝願我成功。如果成功的代價是失去了他,我不願成功。 雨愈下愈大,我不捨得跟屏幕告別,然而,愛,是美在無法擁有。 走著的時候,脖子上的結婚戒指叮叮作響。誰又可以控制明天的雨? 離開廣場,我一個人,走到那家印度餐廳,等待那一盤幸福餅。 "隨便抽一塊,占卜你的運程。"女侍應微笑說。 我拿起一塊幸福餅,只是,這一次,我不敢再看裡面的簽語。 (完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