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頁 > 作家列表 > 衛小游 > 護花郎(下) > 上一頁 返回 下一頁 | |||||||||||||
字體大小 |
背景顏色 |
|
|||||||||||
第21頁 衛小游 沒有人知道,此時,在臥房中應該已經睡去的呂祝晶,雙眼睜得老大,正悄悄地流著淚。 怎麼可能真的忘記他呢! 只因為被拒絕的感覺太痛了,還深刻地記著,教她一想起就畏懼。 好想收回那時求他娶她的傻話。 想要繼續當好朋友,永遠都不要知道,恭彥早已屬於別人。 開元十八年的春天,井上恭彥途經永樂坊,在呂家的門前徘徊良久,終於選擇了離開。 這不知道是第幾回差一點克制不住自己想祝晶了。 經過了去年的秋、冬兩季,再加上今年春、夏、秋……漫長的三個季節,一年多的日子裡,他都只遠遠地看著她,卻無法不關切她是否一切安康? 九月底,又經過永樂坊時,他站在呂家大門前,有點想要像以前那樣,大方地去敲門,等小春來開門,或者是祝晶。想要被那種真誠的熱情所迎接,沐浴在友情的歡愉裡。 是悄悄落在臉上的雨帶來一陣冰冷,使他赫然醒神,在呂家門突然打開時,趕緊走過。 小春打開大門,撐著一把傘走了出來。「小公子?」 祝晶去買東西,沒帶傘;小春一見下雨了,連忙打著傘準備到街上去接她。 祝晶站在自家門前的對街上,看著在細雨中逐漸遠去的那道背影,臉上承滿了輕愁與渴盼。 恭彥…… 開元年間的大唐帝國,京城長安,每到歲末,都必須為明年正月元日,諸國蕃使的朝見大典進行準備。 此時,由於政務逐漸轉移到大明宮,原本的宮城太極宮已經鮮少使用。各國使者朝拜之禮,一律移往大明宮的含元殿前廣場舉行,京中所有奉有職等的官員,都要參加朝拜的儀式。 這是舉國同慶的盛大朝會,不能有所差池。 來自西域、東北、南海……的許多朝貢國家,多會在十月以後陸續進京,一直到歲末大祭前,都會有大批的蕃使進入長安,鴻臚寺官員便得忙著接待各國的使者。 到了十月初的某一天,夜裡,呂祝晶跟小春在家中等著呂校書回家吃飯。 然而等到深夜時,都還不見呂校書歸來。 是因為聽到臨時來訪的慧安公主說起,她們才知道,原來是有蠻邦蕃使獻上國書,並請求唐朝廷立即給予響應。 由於這名蕃使所代表的國家遠在西域偏遠的地區,所使用的文字相當罕見,雖以國家稱之,但其實只是一個強大的部落。朝廷中一時間竟找不到人可以解讀這份國書。 這一年,北方的契丹部落與奚部落正逐漸強大,對唐帝國的邊防造成了威脅;而吐蕃雖暫時與唐朝廷達成和解的盟約,但仍隨時可能再對大唐發動攻擊,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戰爭。 對西域的管束與邊防軍費開支的增加,再加上去年洛陽一帶的黃河潰堤,水患肆虐,種種問題使大唐國庫日漸空虛。 倘若唐朝廷無法解讀這封國書,不僅將大失天可汗的威信,同時也可能造成西域部族的叛離,帶來無盡後患。 朝見大會結束後,帝王震怒,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被下令留在宮中,不許出城,直到有人能夠解讀這份蠻邦國書為止。 身為弘文館校書郎的呂頌寶本來只是個九品小官,這場風暴應該掃不到他;但他的頂頭上司,弘文館大學士們紛紛被召入集賢殿中商議,他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。再者,這份國書確實關係到大唐的國運與尊嚴,不能不嚴正以待。 儘管想著女兒,想要回家吃飯,但眼下人人自危,走不開身;呂校書坐在弘文館裡,與其它同僚正努力地翻查著館閣裡所藏的西域文書,盡最大努力在明日早朝的最後時限到來前?翻譯出國書的內容。 到了次日,天未亮,早朝前,呂祝晶早早便醒過來,穿好了衣服,準備出門。 慧安公主的馬車就停在家門外。 掛慮著爹,以及在朝為官的朋友們,她請公主帶她入宮。 聽說昨天夜裡,明皇夜不安枕,下令周知宮中大臣,若有能譯出國書者,重賞;若譯不出,所有朝臣一律減俸降職。 坐上馬車時,李靜問道:「祝晶,妳有把握嗎?」 祝晶搖頭。「我沒有把握。」 可是她真的很擔心,如果到今日最後的時限過後,國書還譯不出來,第一順位倒霉的,必然會是翰林院的供奉們,第二順位倒霉的,就是在弘文館任職的爹了。 「先讓我看到那篇國書再說吧。」李靜帶著祝晶進宮,並在早朝前一刻,晉見了帝王。 第十五章 此心依然(2) 唐明皇正為國家大事煩惱著,聽說慧安公主求見,本來無心接見,但侍從又通報道:「歐稟陛下,公主帶來能人,據說識得蠻邦文字。」 明皇大喜。「快傳。」 可一見到一身寒素的呂祝晶時,明皇相當生氣。「靜兒,妳胡鬧什麼?就這麼一個寒微女子,也能識得蠻邦國書嗎?」 慧安公主急急上前緩頰:「父皇萬勿動怒,且聽兒臣一言。這位女子名叫呂祝晶,是弘文館校書郎呂頌寶之女,她曾遊歷西域諸國,識得許多蠻邦文字,假使那蠻邦國書尚未譯出,何不令她一試?」 聞言,唐明皇稍稍息怒,看著低頭伏在地上的呂祝晶,他道:「呂祝晶,妳抬起頭來。」 「民女不敢冒犯聖顏。」呂祝晶跪伏在地上,態度沉著、冷靜。 「慧安公主說妳能讀蠻邦文書,是真的嗎?」明皇又問。 「民女不敢保證能譯出蠻邦國書,但求一試。」 「倘若妳譯不出來呢?」這可是關係到大唐天可汗顏面的事,不能輕忽啊。 「那麼但請聖上責罰。」呂祝晶早已做了最壞的打算。「父皇,試試無妨。」慧安公主在一旁又為祝晶請求道。 「好吧。」明皇做下決定,對身邊的侍從道:「高力士,去集賢院取那份蠻邦國書來。」回頭看著跪在地上的呂祝晶,又道:「倘若妳真能譯出蠻邦國書,朕必重重有賞。」 呂祝晶沒有答話,因為自知她也可能譯不出來,馬上就要掉了腦袋。 等待高力士將國書取來的短暫時間裡,她已經開始回想著自己的前半生。 爹若知道她擅自跑到宮裡來做這件事,想必會擔憂得白了頭吧。 「啟稟陛下,蠻邦國書取來了。」 高力士的聲音讓祝晶猛地回過神來。 下一刻,那以上好絹帛所寫成的國書已經送到她的面前。 祝晶跪在地上,展開卷軸,那有著特殊符文的文字躍然紙上。 瞇起眼,她鬆了一口氣。 這是西亞的索利都斯文,與拂菻、怛羅斯等國同出一個系統。 「如何?能譯嗎?」李靜來到呂祝晶身邊,悄聲詢問。 祝晶抬起頭,微笑道:「能。」 早朝時,官員分列文武,站在紫宸殿中。 王端坐玉座之上,玉階左側,命人臨時設立一座帷幕。 當蠻邦使者以生硬的漢語,在朝臣及帝王面前請求針對該國的國書內容響應時,眾朝臣鴉雀無聲,唯有明皇表情泰然。 帝王身旁的通事舍人在明皇示意下,上前宣讀剛剛擬好的敕書道: 「大唐皇帝敕日:我天朝王化昭昭,四海之國,莫不來歸。今西域蕃國索利都斯遣使來唐,朝見我天可汗,請以公主和婚,締交友好,然態度傲慢,實非弟邦之禮,故不許。至於西亞貿易站設立事宜,在兩國友好的原則上,則准之。唯蕃國索利都斯需每年遣使朝貢,以弟邦奉我大唐帝國天可汗為兄,世世代代,永結盟誓。並賜《禮經》一軼,以宣教化。」 蕃使因識華語不多,不完全明白敕書的意思,因此明皇又令那站在帷幕後的譯官,將帝王的敕書以流利的索利都斯語朗聲宣讀一遍。 蕃使聽罷,大為驚異,求見譯官。 明皇非常得意,笑諾。 通事舍人隨即宣旨:「傳我大唐譯官出見蕃使。」 不僅是蕃使想見這名通曉西域語言的譯官,甚至連唐朝廷的官員們也紛紛驚歎,想一睹此人面貌。西域小國如此之多,要能通曉偏遠地方部落的語言,實是難事。 只見帷幕後,隱隱傳來窸窣聲響。一會兒,竟走出一名身穿宮廷服飾的年輕女子。 在這只有男人及宦官的會議場合上,女子的出現帶來極大的震撼。 呂祝晶走到帝王面前,先行跪拜禮,然後才起身走到帝王座階旁。 明皇得意笑道:「此人即是譯官。如諸位所見,她是我兒慧安公主身邊的侍從。我大唐人才濟濟,區區小國文書,小小宮女即能通曉,不需勞駕群臣費心。」完全不提及前一晚的人仰馬翻。 呂祝晶站在帝王階下,面無表情地任來使及群臣觀看著。 |